报告人简介
崔刚龙,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和美国杜克大学联培博士、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洪堡学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理论及计算光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合肥国家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光化学及光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化学会理事。主持了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大气重点研发专项和催化科学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共同主持了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参加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科学中心项目、“111”创新引智基地计划等。多年来,一直围绕光化学、光生物、光催化及光功能材料等热点领域的核心理论问题:电子激发态和非绝热效应,将发展理论化学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对复杂体系的电子激发态和非绝热动力学过程,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包括Nat. Chem.、Sci. Adv.、Nat.Commun.、JACS、Angew. Chem.、CCS Chem.等200余篇科研论文,撰写英文书籍2章。2017年荣获中国化学会唐敖庆理论化学青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