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子与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功能分子与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韩英锋教授在化学类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影响因子为12.2)发表了利用含半夹心结构的双核Rh(III)化合物成功构筑首例无模板作用环状金属[3]索烃及其结构转化的学术论文。该论文亦是功能分子与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自2018年以来围绕“有机金属化学”为主题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国际权威期刊的第八篇高水平论文。近三年该国际联合实验室以西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SCI一区论文9篇,3篇进入ESI前1%高被引,1篇进入ESI前0.1%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

  机械互锁分子(索烃、轮烷、分子结等)因有趣的拓扑结构及广泛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其中环状[3]索烃因结构复杂,所以在合成方面非常具有挑战性,相关报道较少。同时,由三个环所形成拓扑结构的多样性(如Borromean环、线型[3]索烃、环状[3]索烃)又导致在一锅法中选择性的合成环状[3]索烃存在很大困难。作者选取了具有p-共轭效应的N,N-二羟基-1,6,7,12-四氯-3,4,9,10-苝四羧酸双亚胺为主体,在成功得到双核Rh(III)化合物的基础上,利用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使六个苝四羧酸双亚胺基团之间形成有序排列,与长度约为0.9 nm的双吡啶类有机桥连配体(4,4′-偶氮吡啶或1,2-二(4-吡啶基)乙烯)通过自组装成功得到了单一的环状金属[3]索烃化合物,这一工作为复杂结构超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此外,作者利用[3]索烃化合物分子内部苝四羧酸双亚胺基团上氧原子的特殊排列方式,在保持[3]索烃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对Na(I)离子的捕获与释放,这一过程被X-射线单晶衍射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所证实。

  论文第一共同作者分别为冯婷和李欣,通讯作者为韩英锋教授,通讯单位为西北大学。作为西北大学成立的首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功能分子与能源材料”国际联合实入选陕西省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基地。目前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短期)、国家教科文卫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及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战略科技发展类)、中组部万人计划、陕西省千人计划、国家基金委-优青及面上项目及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