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曳院士:孜孜以求 做环境气象领域的攀登者

  他是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他长期致力于天气及气候变化中大气成分作用研究,是新兴、交叉的环境气象领域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是认识天气和气候变化中人类活动影响的核心内容。

  他就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张小曳,在今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小曳以心系报国的科学情怀、追求真理的科学信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学术前沿孜孜求索,在气象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当选院士是一个新的起点,他怀抱只争朝夕的斗志,担起新的重任,踏上新的征程。

1986年

  张小曳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那一年,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正在组建,从西安的主要大学招了4个人,张小曳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1991年

  张小曳远渡重洋,到美国罗德岛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访问学习。那时,大气化学领域在中国尚处于接近空白的阶段,仪器也几乎没有。中国与发达国家各方面都有差距,包括科技、通信和交通。张小曳对此感受颇深,决心把家国情怀融入科学创新的实践中。

1995年

  张小曳获得博士学位。仅在博士毕业的十几天后,就被中科院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三年后,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成为一名年轻的博导。

2004年

  张小曳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对于这样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一个对大气化学充满热爱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更大的平台,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遇。


从西安到北京,从中科院到气科院,其中不得不说起当年中国气象局寄给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封信。

  信中写道:“气象事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像小曳这样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更是气象事业目前最紧缺的。实际上,气象部门在IPCC的有关国际谈判,在全球气候变化、沙尘暴、大气化学研究与业务等方面,虽然国家赋予重大责任,但人才的奇缺使工作受到很大限制,我们痛感‘人才难得’……”


  回忆当时读完这封信的心情,张小曳说:“十分激动,感受到中国气象局对于科技人才的热情、诚恳及坚定,感受到了国家的需要,让我能投身气象事业做更多的事情。”但同时,他亦十分纠结。当时已担任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的他,一边是共同成长的老师和团队,另一边则是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这也意味着他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幸运的是,张小曳的导师和团队都以大局为重,支持他到更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虽然十分不舍这位高徒的离开,但也深深为他受到学术界和用人单位的重视而感到高兴。


  正如那封信中所说:“小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他的引进将会大大加强气象工作中长期处于薄弱环节的大气化学研究工作。” 来到中国气象局之后,在国家亟待发展的科学领域,他激扬创新的自信和勇气,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不断抵达新高度。

  “我们这代人真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科技工作者。”张小曳说,“如今我国科技政策环境利好,平台设施堪比国际水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备创新的客观条件。”


  就在张小曳来到气科院的2004年,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成立,全力铺设大气成分研究型业务轨道。

  21世纪初,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北方地区沙尘暴多发。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治沙之路?由此,关于沙尘暴的研究一度成为许多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张小曳和团队开创了沙尘暴预报的先河。他们结合黄土粉尘研究系统揭示了亚洲沙尘暴源区分布、释放总量、输送、沉降变化机制、沙漠化作用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主持研发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关键技术,并为沙尘暴研究在国际产生重要影响作出关键贡献。

  近年来,世界气象组织(WMO)要求科研要有服务的目标,同时又不能局限于只做服务,科研要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张小曳正是这样做的,他和团队从无到有建立国家级沙尘暴预报业务系统,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沙尘暴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拓展到国际上。

  张小曳主持了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沙尘暴预警咨询系统(WMO SDS WAS)亚洲区域中心技术报告撰写,主持两次亚洲区域指导委员会-RSG会议,当选亚洲区域指导委员会主席,主持完成在WMO CAS系统下的申报程序等,并当选国际SDS WAS指导委员会主席。

  2017年,在WMO第69次执行理事会上,由国家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代表中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ASDF BEIJING)获认定,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亚洲沙尘暴业务预报区域中心国,张小曳在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对环境气象客观预报产品需求愈加迫切,我国首个雾-霾数值预报系统(CUACE/Haze-Fog)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应运而生。该系统在全国雾-霾重点区域中心和多个省级气象部门广泛应用,为我国雾-霾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国家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主持建立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到培养环境气象研发团队,从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到支撑雾-霾气象灾害防治及应对气候变化,张小曳面向学科前沿、面向气象现代化建设征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迎难而上、不断突破,成为新兴、交叉的环境气象领域排头兵、带头人。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第一作者的专著、编著共有9部;在领域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61篇,被SCI收录193篇、EI收录101篇,SCI他引1.1128万次,8篇第一作者论文SCI引用超100次,其中4篇SCI引用超200次、Web of Science查H因子为55……一串数字和荣誉彰显了张小曳的实力,如此刻苦钻研,方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果突破。

  此外,张小曳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的带领下成为IPCC第四、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执笔人之一,第五次综合报告评审人,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章主笔。他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就在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规划会议上,张小曳深刻理解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那次会议上,各国代表围绕黑碳的减排问题意见不一,一些国家片面的观点显然是在转嫁责任。张小曳秉持全面、透明、客观的科学态度,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在会上据理力争,一度从会议主席台前拂袖而去,坚决表达了中国的立场。

  的确,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对科学家而言,只有经历千难万险而不放弃、长坐“冷板凳”而不盲从、遇各种诱惑而不动摇,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成就。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张小曳为人坦率、严谨求实、充满正能量。他在学术报告中也会不时融入些许人生经历和感悟,不仅传递科学知识,还要讲做人、价值观、报效祖国,以及怎么去认识世界。周围的人从张小曳身上看到了科研工作者独有的光荣,感受到科学创新对国家重大决策的贡献。

  “我经常给学生们讲,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非常好的,你可以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能为国家做很多事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我希望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科学研究、科学报国之中。”张小曳说。

  如今,气象事业正在由传统气象向着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环境气象是新兴、交叉的领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更是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的关键领域。

  张小曳表示,未来将继续抓好认识天气和气候变化中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方向,直面难题、勇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气象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小曳,1963年6月出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张小曳毕业于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4月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他曾赴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学研究生院-大气化学研究中心、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学系、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气-环境监测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

  张小曳长期致力于天气及气候变化中大气成分作用研究,是新兴、交叉的环境气象领域学科带头人。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小曳研究的领域是认识天气和气候变化中人类活动影响的核心内容。作为两项“973”项目和3项国家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在亚洲沙尘暴形成机制与数值预报技术、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与雾-霾联系机制及雾-霾数值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工程实际。

  他主持建立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系统、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等3个国家级业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效益显著。他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国家级沙尘暴、雾-霾客观定量预报业务的系统建设中均发挥了领军作用,为建设气象现代化,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作出突出贡献。

  截至2019年11月,张小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他为第一作者的专著、编著共有9部;在BAMS、ACP、Sci.Rept.、JGR、GRL以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领域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61篇,被SCI收录193篇、EI收录101篇,SCI他引1.1128万次,8篇第一作者论文SCI引用超100次,其中4篇SCI引用超200次、Web of Science查H因子为55。


转载自: